显示标签为“日常保健”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日常保健”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日本新研究:多吃醋可降低血压

  日本《每日新闻》最近综合多家大学的研究成果指出,醋不仅是上好的调味品,还有预防和改善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减轻疲劳等多种用途,建议人们不妨多吃醋。
  根据大阪外国语大学保健管理中心一个研究组的报告,研究人员让一组成年高血压患者每天饮用含15到30毫升苹果醋的饮料,8周之后,这组患者的血压比另一组未服用醋饮料患者的血压下降了15到30毫米汞柱。昭和大学研究指出,如在进食时配合饮用一小杯醋,能抑制糖尿病人餐后血糖上升。醋除了含有可以解除疲劳的柠檬酸外,还含有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可以帮助预防和改善内脏脂肪综合征。

更多美容保健常识 请看 美容保健坊 > > 日常保健 >>日本新研究:多吃醋可降低血压

调查:知道你自己的健康数值吗

  “你知道你的健康数值吗?”这项国际调查得到世界高血压联盟和诺华公司共同赞助,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公众调查。该调查旨在了解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的成年人对包括血压、血糖和血脂数值在内的心脏健康的认知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表示知道健康人的正常血压值。然而,知道自己血压高的人普遍不高,多数国家只有1/4—1/5,法国更低只有1/10。
  当问及最关注的健康问题,1/3受访的英国人、俄罗斯人、南非人、意大利人、加拿大人,1/4受访的美国、法国人、日本人,将近1/5受访的德国人表示不关注健康问题。在受关注的疾病中,冠心病、心梗关注度较高,其他还有中风,糖尿病,肾病等。很多人知道不好的生活习惯,如高脂饮食和缺乏锻炼,可以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但采取治疗措施的人很少,只有27%的英国人目前在接受高血压药物治疗。在中国,仅有16%的成年人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美国的成年人并没有采取措施来降低他们的风险。只有15%的人总吃健康饮食,26%的人每周锻炼时间不到20分钟。3/5的印度成年人每周运动时间不到20分钟,近一半的印度成年人称,他们根本不运动。意大利人称他们的饮食很健康,37%的人称他们“总是”吃健康餐,40%的人称他们大多数时候吃健康餐。然而,每周的锻炼在意大利并不常见,一半40岁以上的意大利成年人每周的运动时间不到20分钟。60%的日本人人称他们"大多数时候"吃健康餐。5个日本成年人中有2个每周的运动时间不到20分钟,不足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因此,进一步加强高血压等疾病相关教育,确保人们尽其所能来降低心脏病和相关风险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

更多美容保健常识 请看 美容保健坊 > > 日常保健 >>调查:知道你自己的健康数值吗

秋季登山慢跑有助于预防疾病

  中医学认为,秋季主肺,是肺气旺盛的季节。秋季锻炼比起其他季节,能够更有益地使肺气通达、疏通肺脉, 具有调养肺气的作用,对风邪伤肺及肺气虚损均有调理作用。  从运动健身的角度来看,秋末冬初登山更能帮助人们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慢跑也是很理想的运动项目,跑步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健身运动,能增强血液循环,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健美。对于老年人来说,慢跑能大大减少由于运动少引起的肌肉萎缩及肥胖症,减少动脉硬化。

更多美容保健常识 请看 美容保健坊 > > 日常保健 >>秋季登山慢跑有助于预防疾病

秋季护嗓全攻略:多喝水多吃梨

  不少人抱怨,一入秋,就老是觉得喉咙里干干的,不舒服,咳又咳不出来,咽又咽不下去。专家提醒,天干物燥,秋天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感冒乃咽痛“罪魁”  众爱朗生健康管理机构首席总检师余荣华指出,秋天最大的特点就是干燥,干燥引发的缺水容易让人觉得喉咙不舒服。而且,入秋后,天气慢慢转凉,不少人因为气温变化没有注意防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感冒正是嗓子疼痛、声音沙哑的一大杀手。感冒往往会引发多部位的炎症,尤其是耳、鼻、咽喉这三个部位。避免感冒也可以预防嗓子疼痛。  另外,牙齿关没把好也会引起咽喉痛痒。如果牙齿有细菌引起炎症,每次吞口水的时候就会把牙齿周围的细菌带进别的地方,从而感染扁桃体导致发炎,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喉咙痛痒,说话难受。  频繁清嗓易伤声带  人们觉得喉咙痛痒,往往习惯性的咳一声来清一清嗓子,余荣华提醒,当你清嗓子时,气流就会猛烈地振动声带,从而损伤声带,会让你的声音嘶哑。故不能频繁地清嗓子。  当感觉咽喉有刺激,需要清一清嗓子时,可以喝一点水慢慢地咽下去,这样可以达到清理嗓子的目的。如果老是不自觉地多次清理嗓子,那就需要去医院让医生检查一下,看有没有问题。因为频繁地清嗓子往往是嗓子出现毛病的前兆。  每天要让嗓子休息几次,尤其在长时间使用了嗓子后更要注意不要再多说话。此外,要尽量避免喊叫或尖叫,也不要在嘈杂的地方大声说话。  护嗓需先润肺  余荣华主任提醒大家,秋季的上火,其实是秋燥,此时的“下火”策略不仅是清热解毒,而是注意润肺。  咽喉红肿、疼痛是上火的标志,可以适当地吃一些药物泻火,食用一些养阴的食物或中药材。但是不要盲目泻火,一些脾胃虚寒的人服用泻火药后会伤到胃。另外,秋季进补不当也是导致咽干、咽痛等“上火”的原因之一,秋天应该掌握清补、润补的原则。  秋天要让自己的嗓子保持润爽,首先要记得多喝水,保持体内有足够的水分。因为声带振动得非常快,而保持正常的水分平衡有助于让声带保持润滑。秋季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萝卜、莲藕、荸荠、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清燥等功能。  秋季要尽量少吃或不吃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4个小动作可护嗓  以下4个小动作,可以帮你在不经意间保护好嗓子:  (1)打哈欠 打哈欠可以帮助喉肌放松下来。打哈欠的时候最好配合伸懒腰和深呼吸的动作,因为这样可以帮助呼吸量达到最大程度,喉肌的放松效果会更好,同时也有利于肌肉内氧气量的快速补充。一般打3-5个哈欠加伸懒腰就有很好的放松效果。  (2)揉喉咙 可以用食指和拇指,按在喉结两侧的肌肉上,轻轻地、两个指头各自旋转式地按揉3分钟左右,这样也可以起到缓解喉肌和咽部肌肉过度紧张的作用。  (3)敷毛巾 咽喉部感觉不太舒服时,可以用温热的毛巾在喉结上敷3-5分钟,可以帮助喉部肌肉的血液进行快速循环,从而起到加速喉肌恢复精力的目的。  (4)咽唾液 除了打哈欠、伸懒腰、敷毛巾,您还可以做一个最简单、最隐蔽的动作——咽唾液。这个动作可以让喉肌一张一缩地运动,就好像做按摩,帮助它们尽快恢复原来的“体力”。

更多美容保健常识 请看 美容保健坊 > > 日常保健 >>秋季护嗓全攻略:多喝水多吃梨

加强锻炼可以预防过敏性鼻炎

  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秋天是个痛苦的季节:干燥的秋天是一年四季中过敏性鼻炎最易发作的时节。在秋天如何防治令人备受困扰的过敏性鼻炎,也成为很多患者关心的问题。   鼻炎多发于清晨  中日友好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杨大章介绍,一年四季中,春秋两季是鼻炎易发季节,其中以秋季最多。  早晚温差大,温度的骤变也是诱发鼻炎的重要原因,加上目前本市还未开始供暖,使得很多人在清晨醒来觉得很寒冷,因此严重的鼻炎也多发于清晨。  增加湿度可减少发作  杨大章指出,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过敏性体质决定了当其遭遇过敏源,就会导致鼻炎发作,所以在过敏源肆虐的秋天,最重要的是避开过敏源,如宠物皮毛、香烟烟雾、烟灰、粉尘、汽车尾气、花粉、螨虫、花粉等。  杨大章建议,最好勤收拾房间、保持清洁和空气清新,外出时可以戴上脱敏口罩,以及随时注意天气冷暖,多加衣物,防止温度骤变、受冷空气侵袭。此外,部分人对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海鲜类食品,会使某些患者鼻炎发作,所以要避开食用这类食物。为了减少粉尘等物质在空气中的飘浮,患者可以在身边常备一个小型加湿器,增加空气的湿度,减少空气中的粉尘类物质。  加强锻炼为根本  民间流行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偏方五花八门,例如,用醋蒜熏鼻子、用香油或唾液涂鼻子等。杨大章表示,这些偏方的效果究竟如何,目前无从考证,尝试时需谨慎。  杨大章认为,过敏性体质本身很难改善,所以不要过度依赖药物,而是要从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入手,当身体状况好、抵抗力强时,鼻炎自然就不易发作,每天早上慢跑、多进行有氧运动,如果能长期坚持,可以增强免疫力、使鼻炎少发作甚至不发作。  过敏性鼻炎疗法大搜罗  常规疗法  从西医角度讲,治疗过敏性鼻炎有两种最常规方法,一种是脱敏治疗,另一种是对症治疗。杨大章介绍,过敏性鼻炎由过敏性体质引起,脱敏治疗是一种从根本治疗的办法,就是给患者皮下反复注射过敏原,以提高患者对过敏原的免疫耐受能力,使患者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时不再发病或症状明显减轻,但脱敏疗法耗时太长,一般为一至两年,很多患者坚持不了,而且效果容易反复,成功率不高。  此外,口服药物或使用喷剂是对症治疗的主要手段。如果症状轻微,可以适当使用喷剂使鼻子通气,如果症状严重,需要服用全身抗过敏药物、减充血剂。  物理疗法  近年来物理治疗手段也逐渐兴起,被患者所接受,但实际治疗效果因人而异,而且并不能解决过敏性鼻炎的所有症状。  杨大章表示,激光治疗、微波治疗和低温等离子治疗是三种比较常见的通过物理手段缓解鼻炎的治疗方法,如果患者在试过多种药物、进行脱敏治疗后仍旧长期感觉鼻子不通气,可以考虑物理手段治疗,但一定要去正规医院。  不过,这三种方法主要都从改善鼻塞入手,使鼻子通气,一般可以维持一年左右的效果,但对过敏体质本身没有改善,对鼻子发痒、流鼻涕、打喷嚏等其他症状也没有作用。

更多美容保健常识 请看 美容保健坊 > > 日常保健 >>加强锻炼可以预防过敏性鼻炎

原来用肥皂洗手还是洗得最干净

  背景:每年的10月15日是“世界洗手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于2005年提倡实施,旨在使人们认识到洗手对健康的重要性。
  
  为了健康,家长总是为孩子考虑得更多,准备的设备也多。现在,很多家长都要给孩子沉沉的书包里又添一样小东西:湿纸巾,提醒孩子注意要经常清洁双手。但专家对此并不认同。北京12320公益卫生负责人李蓉认为,经常使用这些东西,会在无形中使孩子懒于洗手,对卫生习惯的养成也非常不利。其实和湿巾等比较起来,用肥皂洗手才是最卫生的。
  目前已经公认的是,用肥皂洗手搓揉至少20秒后,不仅能达到手部清洁的功效,还能降低高达44%的腹泻几率,比饮用干净水源(11%)和使用自来水(25%)效果都好。
  但让学生上学带块肥皂也是不现实的事情,一些学校为学生准备了洗手液。专家认为,尽管洗手液的清洁标准可能良莠不齐,但有总比没有要好。用完洗手液后一定要冲洗干净,至少要用流水冲洗20秒。
  链接:
  正确洗手6步骤
  第一步,掌心擦掌心;第二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掌心;第三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手背;第四步,两手互握,互擦指背;第五步,指尖摩擦掌心;第六步,拇指在掌中旋转。“细菌脏污常会暗藏在手部的指缝、指甲等处,必须要掌握正确的洗手步骤,将手清洗30秒钟,即使不用清洁剂,一般也能洗干净。”

更多美容保健常识 请看 美容保健坊 > > 日常保健 >>原来用肥皂洗手还是洗得最干净

秋冬交替 不防感冒小心"伤心"

  专家简介  李慧敏 主任医师,南开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解放军第254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老年病学会天津分会委员。从事心血管病诊疗工作30余年,擅长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以及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曾多次获得军队医疗科技成果奖。  秋意日浓,气温逐渐降低,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以及生理机能减退、抗病能力减弱的老年人来说,稍不留意便会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威胁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对此专家指出,秋冬交替时节,要注意从预防感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三方面加强保健,其中预防感冒对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非常重要。  感冒不防会“伤心”  感冒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其是在天气变化大的季节更应注意。深秋和冬季是感冒容易发生的季节,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患有慢性病和身体机能较弱的人抵抗力差,在骤冷骤暖的环境中很容易感冒。解放军254医院所属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李慧敏主任医师说,慢性病患者和体质较弱的中老年人感冒非同小可,感冒不仅诱发肺炎、心肌炎等疾病,同时还可使原有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肺心病等加重,所以寒冷时预防感冒至关重要。天气变凉后,由于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容易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如果再患上感冒、发烧等感染性疾病,加重原有的心脑血管疾病,甚至会诱发心衰。因此,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和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来说,秋季最好注射流感疫苗。  李慧敏说,合理保暖对于预防感冒至关重要。对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来说,在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有一些中老年人,不论天气有多么寒冷却从来不戴帽子,以示自己身体健康,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人的头部是神经中枢的所在地,头部的皮肤薄,而血管及毛发多,所以,体内热量常从头部大量向外蒸发。寒冷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毛细血管也可能发生硬化,甚至造成小动脉持续痉挛,心肌缺血、中风发病率明显增高,这与寒冷刺激有一定关系。有关研究表明,气温在l5℃左右时,人体约1/3的热量从头部散发;气温在4℃左右时,人体约1/2热量从头部散发;而气温在零下l0℃左右时,会有3/4的人体热量从头部“跑掉”。寒冷时候戴帽子不仅能保暖,而且还可避免发生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发生。  运动得法促健康  李慧敏说,秋冬时节,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人应避免因畏寒而呆在室内不愿外出活动。应有意识地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可以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散散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但应注意秋冬季节的锻炼时间不宜过早,可以在早上九点钟不空腹的情况下进行锻炼,也可以在午睡以后三四点钟的时候锻炼。这样可以避免寒冷刺激,以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导致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在运动方式上宜选择较为舒缓的全身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等,这些运动能够充分活动开周身的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耐寒能力也增强了。  她提醒说,秋季人的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生理机能趋于活跃和加强。在这个季节容易超量锻炼,结果引起过分疲劳。因此,中老年人要掌握好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不要超过机体的负荷。一般来说,中老年人运动时间每次不要超过1小时。锻炼时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这就是适度的标准。秋天温差较大,要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锻炼时会出汗,稍不注意就有受凉感冒的危险。因此,不要穿着单薄衣物到户外去活动,锻炼后及时穿上外套。  少盐清淡降血脂  李慧敏说,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饮食要清淡,还要少吃盐。饮食清淡即少食动物性食品,特别是动物内脏,多食蔬菜水果、豆类等植物性食品。  她介绍说,清淡饮食有利于降低血脂,因为高脂血症正是心脑血管病的四大元凶之一。血中的脂质可粗略地分为胆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即脂肪),尤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危害最大,其次是甘油三酯。高脂食品主要是动物食品。动物食品高脂是指两种,一种是胆固醇高,一种是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多,像猪肝、猪肺、猪肾等动物内脏,蛋黄、蟹黄、鱼子、鱿鱼、蛤蜊等胆固醇含量非常高,而肥肉、奶油、猪油、牛油等含动物脂肪高。植物食品中不含胆固醇,同时植物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故清淡饮食有利于降低血脂。气温较低时节人对营养的要求较高,此时宜多吃些高蛋白低脂食物,如:鱼、虾、豆制品。但是,肾功能不全者应当限制蛋白摄入量。洋葱有降脂作用,人们可以适当多吃些。秋冬季气候干燥,人容易疲乏,慢性病患者和中老年人秋冬饮食保健,应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水果有梨、柿、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也应适当多食,还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蜂蜜、鸭、鱼、瘦肉等食品,提高抗燥、防病的能力。  李慧敏指出,吃盐过多会导致体内钠潴留,这是造成心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口味重的人一定要注意别和盐过多“亲密接触”,否则盐会伤你于无形。

更多美容保健常识 请看 美容保健坊 > > 日常保健 >>秋冬交替 不防感冒小心"伤心"

人体的"金津玉液"不能随便丢弃

  金津玉液即唾液,是人体口腔内唾液腺分泌的一种含有多种成分的消化液,外观为无色稀薄的液体,俗称为口水。古代称为“金津玉液”,顾名思义,唾液是人体内十分珍贵的一种体液。  防治疾病 唾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多种酶和多种维生素,对牙齿和骨骼的发育、钙磷代谢及蛋白质的合成都有一定影响,能增强免疫功能,预防疾病,同时也是人体必需的代谢活性剂;唾液中的碱性物质和黏液蛋白能中和部分胃酸,并使之发生沉淀附着于胃黏膜上形成保护膜,从而增强胃黏膜的抗酸能力,对胃溃疡的治疗有着积极作用;疔疮、蚊虫叮咬等瘙痒时可用唾液,尤其是清晨第一口唾液外擦于局部,有明显的止痒消肿效果,誉之为“人体自产的良药”。  帮助消化 唾液中99%是水,有机物主要是唾液淀粉酶、黏多糖、黏蛋白及溶菌酶等,无机物有钠、钾、钙、氯离子等。唾液淀粉酶与食物混合后能溶解食物中的可溶性成分,可对食物进行初步分解,有利于食物在胃内的消化吸收;唾液与食物接触后作用于味蕾细胞而引起味觉,使人既品尝美味,又刺激食欲。正常人每天分泌1000~1500毫升唾液,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抗衰防老 研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激素,具有强化肌肉血管、增强血管壁弹性和结缔组织活力的作用;唾液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等有很好的解毒作用。因而,唾液具有防治早衰及癌症的功效。  解毒疗疮 在口腔无破损的情况下,用口吸吮毒蛇咬伤的伤口,唾液可使蛇毒失去活力,减轻中毒症状;当有害物质进入口腔时,唾液可加速分泌,起到冲淡及中和毒素的作用,并将它们从口腔黏膜上洗掉;唾液中含有丰富的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细胞加速生长,并聚集于损伤部位,对创口的愈合做着默默无闻的贡献。

更多美容保健常识 请看 美容保健坊 > > 日常保健 >>人体的"金津玉液"不能随便丢弃

茶对人体的作用

 茶叶中含有多种蛋白质、氨基酸、茶酚、磷、醌、儿茶维生素E、黄酮类物质,经常饮茶,对人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茶水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含量,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的作用;
·茶水具有收敛、消炎作用,常饮茶可预防肠道传染病;
·茶水可分解烟草中的毒素,对抑制尼古丁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尤其有效;
·茶水洗涤小的伤口可起到消毒、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并有明显的止血止痛作用,祛除脓液的臭味效果也很好;
·用茶水漱口可防止龋齿生成;
·用冷茶水涂在嘴唇疱疹处可使其逐渐消失;
·茶水可消除蛇毒,被毒蛇咬伤后,可用茶水冲洗伤口;
·茶叶有抑制细胞突变的作用,长期饮茶能降低食管癌、胃癌、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
·茶水可清热解毒,提神醒脑,还有明目,减肥的功效;
·如果皮肤变黑了,说明你的皮肤偏酸性了,这时若用温茶水敷脸,可在几天内使皮肤的颜色得以恢复,但在用茶水敷脸数分钟后,要用清水洗脸。
“茶有各种茶,水有多种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它说明茶与水的关系至深,谈茶就要论水。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清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也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说在茶与水的结合体中,水的作用往往会超过茶,这不仅因为水是茶的色、香、味的载体;而且饮茶时,茶中各种物质的体现,愉悦快感的产生,无穷意会的回味,都是通过水来实现的;还有茶的各种营养成分和药理功能,最终也是通过水的冲泡,经眼看、鼻闻、口尝的方式来达到的。如果水质欠佳,茶叶中的许多内含物质受到污染,人们饮茶时既闻不到茶的清香,又尝不到茶味的甘醇,还看不到茶汤的晶莹,也就失去了饮茶带来的好处,尤其是品茶给人带来的物质、精神和文化享受。
近代,不少茶学工作者曾对宜茶水品作过分析测定和试验比较。以浙江杭州为例,经理化检测和开汤审评,结果表明:以虎跑泉水和云栖水最好,西湖水、钱塘江水次之;城市天落水和自来水再次之,城市井水最差。 下面,我们分别就山泉水,江、河、湖水,井水,自来水,纯净水论其水品。 山泉水 山泉水大多出自岩石重叠的山峦。山上植被繁茂,从山岩断层细流汇集而成的山泉,富含二氧化碳和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而经过砂石过滤的泉水,水质清净晶莹,含氯、铁等化合物极少,用这种泉水泡茶,能使茶的色香味形得到最大发挥。 但也并非山泉水都可以用来沏茶,如硫磺矿泉水是不能沏茶的。另一方面,山泉水也不是随处可得,因此,对多数茶客而言,只能视条件和可能去选择宜茶水品了。江、河、湖水它属地表水,含杂质较多,混浊度较高,一般说来,沏茶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远离人烟,又是植被生长繁茂之地,污染物较少,这样的江、河、湖水,仍不失为沏茶好水。如浙江桐庐的富春江水、淳安的千岛湖水、绍兴的鉴湖水就是例证。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 “其江水,取去人远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唐代白居易在诗中说:“蜀水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认为渭水煎茶很好。唐代李群玉曰: “吴瓯湘水绿花”,说湘水煎茶也不差。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更进一步说:“黄河之水,来自天上。浊者土色,澄之即净,香味自发”。言即使浊混的黄河水,只要经澄清处理,同样也能使茶汤香高味醇。这种情况,古代如此,现代也同样如此。
井水 属地下水,悬浮物含量少,透明度较高。但它又多为浅层地下水,特别是城市井水,易受周围环境污染,用来沏茶,有损茶味。所以,若能汲得活水井的水沏茶,同样也能泡得一杯好茶。唐代陆羽茶经中说的“井取汲多者”,明代陆树声煎茶七类中讲的“井取多汲者,汲多则水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明代焦竑的《玉堂丛语》,清代窦光鼐、朱筠的《日下归闻考》中都提到的京城文华殿东大庖井,水质清明,滋味甘洌,曾是明清两代皇宫的饮用水源。福建南安观音井,曾是宋代的斗茶用水,如今犹在。
自来水 它含有用来消毒的氯气等,在水管中滞留较久的,还含有较多的铁质。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超过万分之五时,会使茶汤呈褐色,而氯化物与茶中的多酚类作用,又会使茶汤表面形成一层“锈油”,喝起来有苦涩味。所以用自来水沏茶,最好用无污染的容器,先贮存一天,待氯气散发后再煮沸沏茶,或者采用净水器将水净化,这样就可成为较好的沏茶用水。
纯净水 现代科学的进步,采用多层过滤和超滤、反渗透技术,可以将一般的饮用水变成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纯净水,并使水的酸碱度达到中性。用这种水泡茶,不仅因为净度好、透明度高,沏出的茶汤晶莹透澈,而且香气滋味纯正,无异杂味,鲜醇爽口。市面上纯净水品牌很多,大多数都宜泡茶。除纯净水外,还有质地优良的矿泉水也是较好的泡茶用水。
茶水煮饭有什么好  
色、香、味俱佳的米饭是中国家庭的餐桌主食,人们一般喜食新米,因为它带着清醇的米香。其实,想吃到清香扑鼻的米饭,并不一定要用新米,用茶水烧饭就可以获得色、香、味俱佳的饭食,最令人称奇的是,茶水烧饭还有去腻、洁口、化食和防治疾病的好处。又到新茶上市时,你不妨也试着做几样茶饭,以饱口福。  
据营养学家研究,常食茶水煮的米饭,可以防治四种疾病。  
防治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物质,约占水浸出物的70%一80%。科学实验证明,茶多酚可以增强微血管的韧性,防止微血管壁破裂而出血。而且,茶多酚可以降低血胆固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中老年人常吃茶水米饭,可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病。  
预防中风 脑中风的原因之一,是人体内生成过氧化脂质,从而使血管壁失去了弹性,而茶水中的单宁酸,正好有遏制过氧化脂质生成的作用,因此能有效地预防中风。  
健康提示:重视关于中风的五个常见问题--年轻人会中风吗?血压正常就不会中风吗?  
具有防癌作用 茶水中的茶多酚能阻断亚硝胺在人体内的合成,从而达到预防消化系统中瘤的形成。胺和亚硝酸盐是食物中广泛存在的物质。它们在37℃的温度和适当酸变的情况下,极易生成能致癌的亚硝胺,而茶水煮饭可以有效地防止亚硝胺的形成,从而达到防肠胃等消化道癌的目的。  
预防牙齿疾病 茶叶所含氟化物,是牙本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如能不断地有少量氟浸入牙组织,便能增强牙齿的坚韧性和抗酸能力,防止龋齿发生。  
茶水烧饭的方法很简便:先将茶叶1-3克,用500至1000克开水浸泡4至9分钟,取一小块洁净的纱布,将茶水过滤去渣后待用(隔夜茶水不宜用);再将米放入锅中,洗净,然后把茶水倒入饭锅中,使之高出大米面3厘米左右,煮熟即可食用。

更多美容保健常识 请看 美容保健坊 > > 日常保健 >>茶对人体的作用